開工率降、降、降!聚酯端產品幾乎全面虧損
2023-04-04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發(fā)布人:沙怡含
“金三”成色不足,總體不及預期
今年,國內三大塑料品種(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在“金三”中整體表現較弱,價格均不同程度下移。
大家都知道,3—4月是地膜傳統旺季,地膜生產旺季一般會持續(xù)至4月中旬。同時天氣轉暖便于基建和房地產施工,工地施工加快推進也帶來管材需求。旺季來臨,通常會看到下游訂單增多、開工提升。
據業(yè)內分析人士介紹,今年塑料品種“金三”成色不足。PVC管材、型材方面,3月初企業(yè)開工提升明顯,主要是制品訂單階段性好轉,企業(yè)進行促銷,但促銷結束后接單不暢,訂單仍弱,成品庫存較高,制品開工在3月下旬已經出現回落,尤其是部分華南管材企業(yè)開工率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部分企業(yè)后續(xù)仍有降負計劃。
地膜方面,3月地膜開工明顯提升,但地膜訂單量以招標訂單為主,市場訂單跟進有限,3月中下旬整體訂單跟進放緩,3月底訂單就開始收尾。從PP下游看,塑編行業(yè)開工持續(xù)處于歷年同期低位,企業(yè)普遍反饋新訂單表現不足,成品庫存逐步增加,華北、華東個別企業(yè)3月底因新訂單不足開工小幅下滑,亦有個別企業(yè)表示4月可能會停車。BOPP普遍訂單半個月到1個月,訂單邊際持續(xù)轉弱,成品庫存已經開始累積。
從往年(2019—2022年)歷史數據看,刨除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0年,其余年份的3—4月,PVC往往是一個振蕩上行的過程。
PVC粉主要用于生產管材、型材、門窗等硬質品以及薄膜、電線電纜等軟制品,終端用戶與房地產息息相關。而房地產行業(yè)季節(jié)性需求特征明顯。通常一季度為需求淡季,二季度為傳統需求旺季,因此下游訂單往往在三四月份有所提升。供應方面,二季度是傳統PVC生產企業(yè)春季檢修季,企業(yè)開工下降,供應量縮減。在供需基本面偏強以及宏觀利多綜合作用下,PVC在三四月份往往表現良好。
但今年3月份PVC表現明顯不足,一方面受企業(yè)庫存和社會庫存‘雙高’影響;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以及房地產新房開工面積下滑拖累。下游需求較往年表現欠佳,供強需弱下PVC市場價格承壓。
聚酯市場也是 “旺季不旺”。3月份以來,聚酯市場在強成本現實和弱需求預期下運行。產業(yè)鏈上游產品行情強于下游產品行情,產業(yè)鏈成本傳導不順暢,終端產品利潤不佳。終端織機開機率仍然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市場對需求的強預期未能完全兌現。
相較于以往同期,今年以來紡織市場呈現內銷繁榮、外銷冷清的景象,可以說外銷冷清符合市場預期,而內銷繁榮確實超出了市場預期。但從聚酯環(huán)節(jié)看,今年“金三”表現不及預期。
首先,最直觀的是產品效益。據CCF統計,目前除聚酯瓶片尚有利潤之外,其余產品已全面虧損,尤其以POY虧損幅度較大。其次,下游生意較3月初明顯走弱。據CCF統計,江浙終端開工率已連續(xù)3周下降。最后,面對持續(xù)上漲的原料成本,聚酯下游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在原料備貨消耗完之后,要么選擇減產停車,要么繼續(xù)虧損生產。
聚酯業(yè)內人士稱,今年聚酯市場“金三”總體不及預期,主要還是大單沒有像往常一樣到來,沒有之前那種一下子很多訂單帶動品種漲價的行情出現。
這一改變也與產業(yè)鏈上下游心態(tài)的變化有關。往年“金三銀四”下游會有很多投機性需求,上游聚酯工廠配合會同步開足馬力做庫存。但目前來看,經歷去年原油急漲急跌以及公共衛(wèi)生事件帶來的物流停滯廠區(qū)停工,工廠整體現金流壓力較大且接單更為謹慎,這也導致了他們不會再像往年一般投機做很多庫存,而是選擇了更為穩(wěn)妥的接單做單模式。
此外,線上各消費節(jié)多引入預售付定金模式,這就導致了整體訂單指向性更強,下游企業(yè)在這樣的背景下再將有限的現金流覆蓋到全品種或者是去囤冷門產品,就變得不那么經濟和有回報性了。
“銀四”難言樂觀 關注供需修復機會
今年化工品端的“金三”成色普遍不佳,除個別品種表現強勢外,其他品種基本都在于今年以來的低價位區(qū)間寬幅振蕩。
就化工市場而言,“金三”成色不足的主因是外貿需求不佳,或因歐美通脹及債務問題,我國及東南亞國家出口歐美的訂單普遍下降。在歐美市場購買力不足的背景下,3月份美國及歐洲銀行危機爆發(fā),雖然歐美對銀行問題進行了兜底,但未解決根本問題,歐美的經濟環(huán)境不佳,歐美市場的購買力或難有回升。
以聚酯市場為例,一方面終端內銷訂單開始出現走弱跡象,包括前期表現好的棉類訂單也有一定走弱,而外銷訂單依然表現冷清;另一方面,成本端的持續(xù)抬升令下游逐漸產生抵觸情緒,從最近下游拿貨的情況來看,產銷跟進力度已沒有3月初月中時那么強勁。“金三”成色不足除各自品種的供需基本面外,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原油為代表的成本端超預期下跌。
據業(yè)內人士表示,2022年表現強勢的原油,雖然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大幅回調,但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原油價格再度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當3月硅谷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接連出現危機,市場擔憂2008年金融危機再現,進而引發(fā)商品需求轉弱,原油也出現大幅下挫,這成為了壓倒化工品價格表現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于即將到來的“銀四”,市場最主要的看點在于低估值下的化工品能否借著目前原油止跌的窗口期完成自身的價格修復。經過3月份的大幅回調,絕大多數化工品處于估值的相對低位,存在估值向上修復的需求。比如整體供需尚可的聚乙烯,3月份表現相對抗跌,今年供給端增量有限,同時需求仍然處于相對旺季,單品種角度而言存在跟隨原油止跌反彈的可能。
進入4月,國內化工品裝置逐步進入檢修周期,由于今年供需普遍偏寬松,二季度以及三季度的裝置檢修將成為供需平衡的主要調節(jié)方式。比如PVC,3月份前后有近10套裝置檢修,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PVC存量庫存偏高的現狀。
從趨勢角度看,主要是兩類品種存在機會。業(yè)內人士表示,一類是供需存在轉好預期的品種,一旦形成趨勢性的去庫,期貨盤面會給出估值向上修復的機會。另一類是消費為主驅動的品種,比如聚乙烯,一方面下游膜料消費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同時自身在連續(xù)下跌并企穩(wěn)之后也有反彈的需要。
以聚酯產業(yè)鏈為例,3月份產業(yè)鏈下游的聚酯產品生產大多虧損,產業(yè)鏈上游原料漲幅偏大,成本傳導并不順暢。歐美市場的問題可能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其對4月市場并沒有過度樂觀的預期。
從過去13年的PTA現貨價格計算的季節(jié)性指數看,PTA現貨季節(jié)性指數都會在每年3月沖高、4月回落。以往年經驗看,市場永遠在交易預期,“銀四”的預期往往在“金三”已經體現過,“銀四”大多在交易五月的預期,不能盲目追高。
對于即將到來的“銀四”,業(yè)內人士認為不必抱有太大的期待,尤其是在原料成本高企、需求可能面臨進一步走弱的背景下,4月份下游工廠和聚酯企業(yè)如何抉擇將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目前來看,4月份隨著前期訂單交付,后續(xù)新訂單跟進不及時,下游開機率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清明節(jié)前后已有部分下游工廠安排放假,而聚酯企業(yè)當前庫存壓力還不大,聚酯負荷下降拐點會滯后于下游開機拐點,預計出現在4月下旬到5月份。整體“銀四”依舊偏悲觀,沒有跡象表明會有同比好轉的傾向,整個開工或在4月中下旬迎來拐點。投資者后續(xù)需關注實際需求帶動下整體聚酯各品種庫存的去化程度以及對終端織造及上游聚酯開機的反饋,同時也需關注宏觀的黑天鵝事件對整體原料端成本及下游需求的影響。